20岁的年纪,我的世界里爱情理应像《怦然心动》里那个男孩和那个女孩的指尖偶然碰在一起时两颗心的同时跳动,应是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和你目光交汇,知道,就是你了,我要拉着你的手走过地平线去看另一半地球的日出,我要拉着你的手踏过冰雪童话的北欧去看极光划过我们的头顶。是了,我的爱情,我的婚姻应该是这么简单的因为两颗心彼此温暖着靠在一起,是这个模样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和男友的相知相恋亦是如此,我想的亦是牵着这个让我心动的人直到白发苍苍,容颜迟暮。赏过风花雪月,也尝过柴米油盐。让这个人儿陪我在这凡世间几十年。
然而,父母的话却让我本是执着于“天真”的感情观受到了抨击,我和男友的家相隔千里,虽如今还在学校,始终面临着毕业时归宿的问题,面临着一方的妥协,面临着从小就听着七大姑八大姨所聊的平常的男女之事,这些事听了无数遍不过是换了主角,故事却大同小异,因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两个人背向而行,越走越远,像两条相交的线有过一个交点之后就再无交点。我的他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我想要的。每每想到这些现实与情感交杂的情况,我都只能叹一声长长的“唉”。我多想和他在一起呀,只想到能与他相拥背靠着阳光,读一本书,观一部影,有相同的感受,可以一起吐槽,心里的蜜都快溢出来一般忍不住傻笑,这样的喜欢,这样的向往。但不得不考虑能力范围内的现实问题,我想向他妥协,而非现实,只想留住他不让他变成生命的过客,记忆的常客,是我生活的住客。
人毕竟是肉身,首先需要考虑的还是衣食住行,其次才是精神上的需要,长辈总是苦口婆心地向我们诉说他们年轻时因为如我现在这般在他们看来幼稚的做法而走过的弯路,向我们诉说不想我们过的日子如他们那般辛苦却只能藏在心里,因为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再苦再累也只能自留苦水无处可倒的良苦婆心。那我想,我是一个精神先于身体的人吧,我想要的就是他呀,我可以做一个为了爱情认真努力的人,而不想做一个为了现实而一再退让的懦弱者。要做到可以自信对长辈说:“爸,妈,就是他了,余生只想向他请教。”需要多强大还不知道,可是我愿意尝试,好比过开始就逼自己放下。看着身边的她们一脸老成的对我说和她的他条件不合适所以分手了,听着身边的她们说要找一个如何如何的人组建家庭,我的内心都有一股劲在反抗,我想嫁给爱情。我的他是我心动的他,不是考量过后的他,我不喜欢如今这个物质高于一切的社会思想,是我的三观错误了,还是这个社会的变质不得而知。只是对于自我的内心而言,我想拥有的婚姻是那一种非他不可的冲动,而不是老人口中的“搭伙过日子”。我总是相信若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感情,感情也不会辜负于你。除非你的他不是你的缘分。余生,我还是想向心中的他指教。